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校举办思政融课堂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课程育人功能,推进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用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战场”、课程建设“主渠道”,10月14日下午2:00我校组织开展了以“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为主题的集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阳教授作为主讲嘉宾。曹立强副校长、苏维刚副校长、唐德海教授、罗兴莲老师以及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全职教师和教务处全体人员共计57人参加本次活动。教务处王霞处长作为现场主持。

图为教研活动现场

        宁阳教授分别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课程思政的实践困境以及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他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他接着对课程思政的几大认识误区进行了矫正,指出,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思政化”,不是堂堂课程都要有思政,不是显性思政或者“硬思政”,不会占用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不能只能讲优势或长处的案例等。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在实践运用中的困境,他以自己的授课经历向老师们传授了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如何有机融入专业课、如何评价等经验,疏解了老师们的疑惑。

        宁阳教授以“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为主题的集中教研活动,分别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课程思政的实践困境以及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他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他接着对课程思政的几大认识误区进行了矫正,指出,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思政化”,不是堂堂课程都要有思政,不是显性思政或者“硬思政”,不会占用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不能只能讲优势或长处的案例等。针对当前课程思政在实践运用中的困境,他以自己的授课经历向老师们传授了思政元素如何挖掘、如何有机融入专业课、如何评价等经验,疏解了老师们的疑惑。以“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三个方面为主线,分享了课程思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切入点和着陆点,重点强调了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德技并修”、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是“三位一体”:“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讲座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提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的观点更是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理念。

        此次课程思政讲座,不仅让教师们系统地学习了宁阳教授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还让老师深刻认识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很多教师表示讲座使他们更深刻地明白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作用和实践方法。推动职业教育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图为宁阳教授带来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宁阳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唐德海教授从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专业类课程思政线的把握,以及不同类课程思政元素的衔接和设计方面与宁阳教授进行了交流探讨,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理解。

        本次讲座内容全面、丰富,对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的一次重要活动,不仅激发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又增强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激励我校教师掌握在专业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技巧与本领,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形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不少教师还和宁阳教授进行了互动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收获良多,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注重加强德育教育,将课程育人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学校也将以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为抓手,做好规划,引导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案例编写等工作,构建具有AG棋牌院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的新突破而不懈努力。